
武警重庆总队执勤第三支队增强官兵主人翁意识——
从“三缄其口”到“踊跃举手”
■黄赟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张永清


训练间隙,该支队官兵发扬军事民主,共同研究破解训练难题。(李东 摄)
这几天,武警重庆总队执勤第三支队城口中队官兵格外高兴——“外出专线”正式运行,大家不再为出行犯难了。谈及这一变化,最先建议开设“外出专线”的中士李光鹏面露喜色:“没想到,我的建议能变成现实。”
城口中队驻地偏远、交通不便,官兵外出时等车、换乘要耗费大量时间。新修订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务条令》施行后,官兵外出名额增加,这一问题变得更加突出。一次官兵恳谈会上,李光鹏提议:希望中队开设“外出专线”,解决官兵出行难题。
恳谈会后,该中队认真研究李光鹏的建议并决定予以采纳。征得上级同意后,该中队正式推出“外出专线”。不仅如此,他们还征求官兵建议,根据大家外出目的地远近和请假事由轻重缓急程度,科学安排车辆班次、行车路线。
“坚持官兵一致、发扬民主,是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也是提高基层建设质效的一条铁律。”该支队领导告诉记者,青年官兵思维活跃、个性鲜明,重视并吸纳他们的意见建议,既有利于集思广益推进基层建设,也能更好地发扬“三大民主”,形成抓建基层的良性循环。
此前,该支队向官兵征集推进基层建设的意见建议时发现,无论是线上意见箱,还是线下问卷表,问评价就是“好”,问建议就是“无”,真正提意见建议的官兵屈指可数。
官兵为什么“三缄其口”?该支队机关深入基层调研发现:有的觉得自己只是普通一兵,发言没有“含金量”;有的心存顾虑,担心讲多了可能会被“重点关注”;还有的觉得过两年就退伍离队了,没必要“瞎掺和”……
“表面看是官兵民主意识淡化,根子在于民主机制不健全。”深入剖析原因,该支队党委一班人结合单位实际和官兵思想行为特点,研究推出以“全要素提升民主素养、全链条行使民主权利、全领域参与民主事务、全方位丰富民主形式、全覆盖固化民主机制”为主要内容的系列举措,激发官兵参与基层事务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该支队云阳中队战士刘星齐因训练任务重、工作压力大,一度比较消沉。经过一系列学习教育和讨论辨析,他逐渐认识到:个人成长离不开集体托举,集体进步也需要个人支撑。此后,刘星齐一改往日心态,不仅刻苦训练、努力工作,还积极为单位发展建言献策。
有段时间,刘星齐发现身边一些战友因为成长路上缺少规划引导而出现迷茫心理。在“我为支部献一计”活动中,他提议:尽可能针对官兵实际情况制定“成长路线图”,并根据个人成长实际进行动态调整。
在刘星齐带动下,官兵打开话匣子,纷纷提出建议。经过梳理汇总,该中队决定结合官兵文化程度、能力素质和成长愿望,为大家建立“成长档案”,定期更新档案内容。此外,他们根据官兵意见建议,成立摄影、绘画等兴趣小组,为官兵发挥特长提供平台……随着一系列务实举措落地落实,该中队官兵在成长目标牵引下,干事创业热情持续高涨。
刘星齐的这条建议由于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还获得中队“金点子奖”。尝到“甜头”的刘星齐,建言献策积极性更高了。
前不久,上级组织军事会操,该中队成绩不理想。刘星齐找到中队姜指导员,一针见血指出:“指导员,你会操时的反应总是慢半拍。”不留情面的批评,让姜指导员的脸一下子红了。
当天晚点名时,姜指导员主动为此做了检讨。第二天的军人大会上,他还公布了自己跟班跟训、补差强能的训练计划,并请全体官兵监督。“主官闻过则喜、闻过则改,官兵才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谈及此事,姜指导员感言,只有真正做到官兵一致、发扬民主,大家才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为了鼓励官兵给单位建设大胆“挑刺”,该中队专门设置了一个“吐槽信箱”,官兵有任何意见建议,都可以往里投。中队安排专人定期收集梳理,本级能落实的好建议好点子及时落实,需要上级统筹协调的及时上报相关部门。这一做法有效增强了官兵“以队为家”的主人翁意识,官兵提出的“金点子”解决了多个制约基层建设的堵点、卡点问题。
云阳中队探索的这一做法,后来被该支队广泛推广。为了便于官兵提意见需求,他们在遵守保密规定的前提下,将“吐槽信箱”升级为“连心码”,并张贴在各中队。官兵只需扫描二维码,便可将意见需求提报给中队、大队或机关业务部门。
“有形的载体和无形的机制,都是为了让官兵有话愿讲、敢讲、能讲。”该支队领导介绍,为了进一步拓宽民主渠道,他们按照新修订的共同条令明确的官兵关系“双六条”,建立健全限期答复、定期分析、双向讲评等制度机制,着力营造人人参与民主、处处体现民主、事事落实民主的良好氛围。
前不久,该支队开州中队采购的物资拆封后,留下一堆包装纸箱。有的官兵觉得废纸箱“卖不了几个钱”,直接扔掉最省事;一些官兵认为白白扔了太可惜,三五块钱也是钱,积少才能成多;还有一部分官兵觉得卖纸箱的钱不方便入账,是个“累赘”……
面对争议,该中队军人委员会李主任决定开一次现场办公会,召集官兵集智解“难”。最终,官兵投票决定:由中队司务长收集废品、统一出售,收入记账充公、定期公示,钱款用于中队开支。不仅于此,该中队还以这件事为例子,组织了一场勤俭建军教育课,引导官兵培养勤俭节约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的习惯。
“虽是一桩小事,却充分体现了官兵‘以队为家’的主人翁意识。”李主任告诉记者,在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民主氛围下,大家建言献策更踊跃、奋斗状态更饱满。
从“三缄其口”到“踊跃举手”,官兵智慧激活了基层建设“一池春水”。该支队领导介绍,今年以来,他们采纳官兵提出的多个“金点子”,破解“组训方法单一”等多个难点问题,有力促进基层建设提质增效。

上下同心 其利断金

“三大民主”,即政治民主、经济民主、军事民主,是我军内部实行的民主制度,也是我军优良传统。工农革命军上井冈山之前,一些旧军官留恋所谓“三金五皮”,即金戒指、金牙齿、金边眼镜,以及皮鞭、皮带、皮靴、皮挎包、皮枪套的“气派”生活,导致官兵关系紧张。为解决此类问题,1927年三湾改编时,重要内容之一是建立各级士兵委员会,保障士兵的民主权利,监督部队的经济开支。从那时起,我军逐步形成了官兵一致、上下平等的新型关系。
1928年冬,敌人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实施经济封锁,毛泽东、朱德和战士们一起下山挑粮、上山种菜,一起吃红米饭、南瓜汤。挑粮的日子里,一首红色歌谣在井冈山军民中传唱:“一根扁担两头弯,毛委员用它把米担。来回走了百多里,从宁冈挑上井冈山。”这首歌谣唱出了官兵共克时艰的坚定信念,成为战士们在挑粮路上的精神动力。
1937年10月,毛泽东同志会见英国记者贝特兰时指出,官兵一致的原则,这就是在军队中肃清封建主义,废除打骂制度,建立自觉纪律,实行同甘共苦的生活,因此全军是团结一致的。这是毛泽东同志首次提出官兵一致原则,并将其摆在政治工作三大原则之首。
1944年12月,毛泽东同志号召全军各部队开展尊干爱兵运动,使我军官兵一致原则得到重大发展。解放战争时期,全军开展了新式整军运动,正式提出政治、经济、军事三大民主。
新中国成立后,《政工条例》《军队基层建设纲要》等一系列条令法规先后颁布实施,总结了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军民主建设的成功经验,规范了我军民主制度建设的内容、原则、组织形式和方式方法。
进入新时代,习主席将“坚持官兵一致、发扬民主”总结为我军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政治工作优良传统之一,并强调坚持“基层至上、士兵第一”,大力开展尊干爱兵、兵兵友爱活动,纠治发生在士兵身边的不正之风,弘扬官兵一致优良传统。
(张永清整理、王瑞泓作图)

想在一起 融在一起 干在一起
■韩培辉
1935年,红军总政治部下发了一份宣传材料《红军与白军》,“献给新从白军到红军来的新战士”。其中“官长和士兵的关系”中这样写道:“红军官兵一团和气,一律平等。白军官长压迫士兵。红军里面因为大家都是自愿当红军,所以自愿守纪律,没有打没有骂没有压迫人的事情,指挥员战斗员都是兄弟一样,相亲相爱一团和气。”短短几句话,讲明了红军与白军的根本区别,也讲明了我军坚持官兵一致、发扬民主的好作风。
欲谋胜敌,先谋人和。坚持官兵一致,就能让官兵互相尊重、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建立起情同手足、患难与共、生死相依的深厚情谊。充分发扬民主,就能把官兵的聪明才智最大程度激发出来,同出主意、同绘蓝图、同干事业。现实生活中,一些单位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很多是由于干部同战士的关系没解决好,没有形成干工作的强大合力。当前,官兵民主意识、法治意识增强,对个人价值实现和公平公正处理问题等有新期待。不仅如此,未来战争一体化联合作战的特征越来越明显,对部队团结统一、官兵密切协作提出新要求。因此,我们必须站在能打仗、打胜仗的高度来认识坚持官兵一致、发扬民主的重要意义。
赓续好传统,传承好作风。政治部门和政治干部要在教育引导部队端正根本态度、转变带兵理念、改进带兵方法、立起带兵形象上下功夫,把坚持官兵一致、发扬民主的实际成效体现到聚焦练兵备战、提高打赢能力上,体现到破解发展难题、加快转型步伐上,体现到深化政治整训、纯净政治生态上,努力使官兵想在一起、融在一起、干在一起,同心奋进强军兴军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