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握个手,今天土地账理清楚了,还是很好的亲兄弟。”甘肃省山丹县人民法院薯草法庭的法官笑着向申请调解的兄弟二人说道。
弟弟身体残疾且单身一人,双方父母去世后为了有个照应,其依然与哥哥同在一个院子居住生活,40多亩家庭承包耕地也一直由哥哥耕种,每年哥哥支付弟弟4000元生活费。近年来,随着土地租赁价格上涨以及生活开销增加,弟弟认为哥哥支付的费用过低,便要求分割土地,而哥哥则认为之前双方已有约在先,且二十多年来土地均由自己投资和打理,故不同意弟弟的要求。
双方发生纠纷后,经网格员、村委会两级均未调处成功,便流转到乡镇综治中心,负责人依照“四级七天”调解工作法以及法院、乡镇政府联合制定的农村土地纠纷源头预防与多元化解机制,立即召集专业审理土地纠纷的薯草法庭法官以及村社干部、人民调解员共同进行第三级调解。
一方面通过分析土地份额、租金涨跌、耕作投入、生活成本等客观因素,让双方明白“土地账”,另一方面也通过亲情感化给双方作修复感情的和好工作。经过调解人员的共同努力,二人最终达成了一致协议,即40多亩家庭承包耕地继续由哥哥耕种收益并负担相关费用,哥哥每年支付弟弟生活费增加至6500元。
至此,不但双方的土地纠纷化解了,而且“心结”也打开了,兄弟二人也终于舒展了眉头,露出久违的笑容。
农村土地是农民的根本,农业的基础。近年来随着土地流转不断扩大化,土地利益大幅提高,同时,也出现了权属、租赁、互换、转让等一系列纠纷,特别是家庭成员之间因土地使用、收益分配引发矛盾时有发生。
山丹法院薯草法庭创设以来,重点聚焦农村土地等民生问题,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形成“搭建三段调解平台,一揽子化解农地纠纷”机制,而“四级七天”调解工作法的强助力,不但进一步激活基层网格员、人民调解员地熟、人熟的调查和解纷效能,而且也让土地纠纷的分级排查调处、定时联动化解,有了明确的制度保障。
2025年以来,薯草法庭主动融入基层治理,适用该工作法主导或参与成功调处农村土地纠纷8起,实现“解纷一站式、矛盾不上交”的乡村综治目标,充分优化农地流转市场的营商环境,高效维护农民的合法利益。